消防工程师资讯

大型交通枢纽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案例分析:某大型交通枢纽(图3-44-1)地上2层、地下3层,建筑高度为20m,

2016年03月01日 来源:消防工程师考试网

一、情景描述

某大型交通枢纽(图3-44-1)地上2层、地下3层,建筑高度为20m,由铁路综合站房、高架候车大厅、地下换乘大厅、地下汽车库和设备用房、地下地铁付费区五部分组成。铁路综合站房建筑面积96488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63743m2,地下建筑面积32745m2;高架候车大厅(图3-44-2)建筑面积35000m2;地下换乘大厅建筑面积32969m2;地下汽车库和设备用房建筑面积90273m2;地下地铁付费区建筑面积5791m2。本案例中,除高大空间防火分区划分、人员疏散设计难以按照现行规范执行而采用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解决之外,其他消防设计均满足现行有关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

在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中,通过隔离火灾危险源、降低高大空间起火可能性、提高烟控系统设计水平、设置大空间探测灭火设备等,将高大空间设计为低火灾风险的区域,从而解决防火分区面积扩大、人员疏散距离超长的问题。

、案例说明

本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案例包含或涉及下列内容:

1)可燃物的状况及火灾荷载密度。

2)防止火灾辐射蔓延。

3)大空间内高火灾荷载区域的处理方法。


三、注意事项

火车站作为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每天迎送的旅客川流不息。发生火灾的危险源可能来自于旅客携带的火种或化学危险品、旅客违章吸烟、车站内的电气设备、改扩建或装修过程中的电气焊等热工操作、站内设置的餐饮场所中的厨房明火等。

“防火单元”的设计方法是解决大空间难以进行物理防火分隔的有效手段。设计中可以将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区域从大空间中剥离出来,力争将火灾限制在局部区域和范围内,最大限度限制火灾的影响区域。高架候车大厅内的人员可以选择水平方向疏散及向下垂直疏散,其疏散路径清晰。另外,高架候车大厅可以依靠大空间自身的强大蓄烟能力及设置一些自然排烟口来延缓、控制烟气层的下降及蔓延,能够给人员安全疏散及消防队员灭火作业提供较有利的条件。

高架候车大厅中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区域是局部两层功能用房和软席候车区域。可以通过引入“封闭舱”的概念,将局部两层功能用房进行封闭并设计独立排烟及自动灭火系统。软席候车区域可采用“开放舱”概念设计。

四、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调查发现,乘坐火车的旅客多数携带大行李包和旅行箱,行李物品多为衣服和食品。根据统计,旅客携带行李的质量一般在5~10kg,平均质量为6.37kg。按照保守原则,假设站房候车区内旅客携带的行李均为衣服,质量为2 x6. 37kg,衣服的单位热值约为19MJ/kg,根据国家标准《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 GB 50226-2007)的规定,铁路客运站候车区的人员密度可按1.1m2/人确定,因此计算得到候车区的火灾荷载密度为(    )

A220MJ/m2

B242MJ/m2

C121MJ/m2

D.无法确定

2.如何避免火灾的辐射蔓延?(    )

A.减小火灾规模、减小分隔距离

B.减小火灾规模、增大分隔距离

C.增大火灾规模、减小分隔距离

D.增大火灾规模、增大分隔距离

(二)多项选择题

高架候车大厅的火灾及烟气模拟计算应考虑的场景包括(    )

A.小件行李寄存区火灾

B.列车车厢火灾

C.候车区域行李火灾

D.餐饮区厨房火灾

E.软席候车区座椅火灾

(三)分析题

简述交通枢纽大空间内的办公用房、设备用房、商铺、餐厅、商务候车厅、小型零售柜台、咨询台等应采用何种防火分隔措施以防止火灾蔓延?

五、参考答案

(一)1A     2B

(二)ACDE

(三)答题要点:

1)大空间内的办公用房、设备用房、既有商业设施等应设置为防火单元。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防火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烧体屋顶与其他空间进行防火分隔。在隔墙上开设门、窗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

2)商铺、餐厅、商务候车厅等应设置为防火舱。围护结构耐火极限不小于1.00h

3)对于小型零售柜台、咨询台等、当其面积在6~20m2之内时,可设置为燃料岛,与周围可燃物之间应当保持不小于9m的防火间距

相关关键知识点大型交通枢纽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案例分析关键知识点:可燃物的状况及火灾荷载密度

大型交通枢纽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案例分析关键知识点:防止火灾辐射蔓延

大型交通枢纽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案例分析关键知识点:在性能化设计评估中,对高大空间中的高火灾荷载区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