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有屋脊房顶如果是钢筋混凝土的,防火间距以立墙量起而不是从屋脊檐口量起,为什么?
2019年01月31日 来源:消防工程师考试网
消防考试网回复:疏散门至少1.4,古建筑防火安全措施:
(1)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站。《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距离当地专业消防队伍较远、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根据古建筑群的特点和周边环境,在改造规划中,可考虑建立专职、兼职和民间消防等多种形式的消防站。消防站的选址应在不破坏古建筑群整体格局的前提下,力争到达火灾现场的时间最短,以利及时控制火灾。消防站的规模及内部设施应因地制宜,小型适用,不应追求大而全。距离最近的消防站接到出动指令后5min内不能到达的古建筑所在区域,应合理设定消防点。消防点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结合消防道路现状、消防救援装备配置情况,以5min内到达起火点为标准选址、布置;优先利用原有建筑及场地设置,建筑面积不宜小于15m;严寒、寒冷地区应采取保温措施;设有明显标识。
(2)开辟防火隔离带,打通消防通道。古建筑与周围相邻建筑之间,应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留出足够的防火间距。建在森林、郊野的古建筑周围应开辟宽度30~ 50m的防火隔离带,并在秋冬季节清除30m范围内的杂草、干枯树枝等可燃物。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确实无法开辟防火间距的,应在不破坏原有格局的基础上,设置防火墙、水幕等防火分隔设施。古建筑应在不破坏原布局的情况下,开辟消防通道,以便发生火灾时消防队能及时、迅速赶赴施救。木结构建筑连片密集区要因地制宜采取设置防火隔离带、开辟防火间距等措施,以防“火烧连营”。
(3)配置消防设施。存在较大火灾危险且具备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条件的古建筑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形式应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选择,根据被保护古建筑的特点、自然环境等条件,采用简单、实用、可靠,且对古建筑影响最小的形式;对火灾形成特征不可预料的场所,可根据模拟试验的结果选择火灾探测器。火灾探测器的布置宜采用重点保护与区域监测相结合的方式,突出重点。特别重要的文物建筑或场所应采用双重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