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消防工程师知识点与习题之防火间距检查
2019年05月06日 来源:消防工程师考试网
防火间距是一幢建筑物起火,对面建筑物在热辐射的作用下,即使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也不会起火的最小距离。火灾能否蔓延到相邻建筑物,除建筑物间的距离外,还受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的热辐射、热对流和飞火等三个因素的制约。在建筑物间距离一定的条件下,辐射热强度越高,相邻建筑物被烤燃的可能性越大; 起火建筑物内外冷热空气对流速度越快,越容易把尚未燃的物件 (即飞火) 抛向邻近的可燃物体,从而导致火灾蔓延,故保险人受理被保险人的火险投保时,须视建筑物的可燃性能和间距而定。
防火间距检查
1.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按相邻建筑外墙的最近水平距离,当外墙有凸出的可燃或难燃构件时,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
2.防火间距测量值的允许负偏差不大于规定的5%。
影响因素
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很多,如热辐射、热对流、风向、风速、外墙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其开口面积的大小,室内堆放的可燃物种类及数量,相邻建筑物的高度,室内消防设施情况,着火时的气温及湿度,消防车到达的时间及扑救情况等。
1.热辐射。辐射热是影响防火间距的主要因素。当火焰温度达到最高数值时,其辐射强度最大,也最危险,如伴有飞火则更危险。
2.热对流。无风时,因热对流的温度在离开窗口以后会大幅降低,所以热对流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不大,通常不足以构成威胁。
3.建筑物外墙门窗洞口的面积。许多火灾实例表明,当建筑物外墙开口面积较大时,发生火灾后,在可燃物的种类和数量郝栩同的条件下,由于通风好、燃烧快、火焰温度高,因而热辐射增强。在此情况下,相邻建筑物接受的热辐射也多,当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很快被烤着起火。
4.建筑物的可燃物种类和数量。可燃物种类不同,在一定时间内燃烧火焰的温度电有差异。如汽油、苯、丙酮等易燃液体,燃烧速度比木材快,发热量也比木材大,因而热辐射也比木材强。在一般情况下,可燃物的数量与发热量成正比关系。
5.风速。风能够加强可燃物的燃烧,促使火灾加快蔓延。露天火灾中,风能使燃烧的颗粒和燃烧着的碎片等飞散到数十米远的地方,强风时则更远。风给火灾的扑救带来困难。
6.相邻建筑物的高度,一般地说,较高的建筑物着火对较低的建筑物威胁较小;反之,则较大。特别是当屋顶承重构件毁坏塌落、火焰穿出房顶时,威胁更大。据测定,着火的较低建筑物对较高建筑物辐射角在30°~45°时,辐射强度最大。
7.建筑物内消防设施,建筑物内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较完善的其他消防设施时,能将火灾扑灭在初期阶段。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火灾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失,而且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火灾蔓延到附近其他建筑物的可能性。可见,在防火条件和建筑物防火间距大体相同的情况下,设有完善消防没施的建筑物比消防设施不完善的建筑物的安全性要高。
8.灭火时间。建筑物发生火灾后,其温度通常随着火灾延续时间的长短而变化。火灾延续时间越长,则火场温度相应增高,对周围建筑物的威胁增大。当可燃物数量逐渐减少时,火场温度逐渐降低。
习题演练:
对民用建筑的附属用房进行防火检查,下列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是( )。
A.住宅建筑地下车库的疏散楼梯与地上部分共用楼梯间,并按规范采取分隔措施
B.将常压燃油锅炉房设置在高层建筑地下二层
C.将燃油发电机房布置在商业建筑的地下二层
D.将油浸变压器室设置在剧场建筑的地下二层
【解析】D,参《建规》5.4.12:“燃油或燃气锅炉、油浸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确需布置在民用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变压器室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的靠外墙部位,但常(负)压燃油或燃气锅炉可设置在地下二层或屋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