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师知识点与习题之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2019年06月26日 来源:消防工程师考试网
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我国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多,相对分散,客观上管理不精细导致化学危险源数量多、危险性大、事故多发。在化学工业开始创建之时,就组建了以抢救伤员为主的事故救援体系。但长期以来,各级政府管理职责不明确,缺乏国家层面的统一协调指挥,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物资、经费的准备落实不到位,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直到2001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成立后,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逐步得到完善,陆续出台了系统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措施,并成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六大支撑体系”之一。
5.5 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并落实整改。
习题演练:
某城市交通隧道,封闭段长度为1500m,可通行危险化学品车,该隧道的下列防火设计方案中,正确的是()。
A、隧道内的地下设备用房按二级耐火等级确定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B、隧道的消防用电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
C、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将隧道内设置的10Kv高压电缆与其它区域分隔
D、采用防火墙和甲级防火门将隧道内设置的可燃气体管道与其他区域分隔
消防工程师考试网解析: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12.1.2单孔和双孔隧道应按其封闭段长度和交通情况分为一、二、三、四类,并应符合表12.1.2的规定。
该隧道为二类隧道
12.5.1一、二类隧道的消防用电应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三类隧道的消防用电应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
12.1.4隧道内的地下设备用房、风井和消防救援出入口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地面的重要设备用房、运营管理中心及其他地面附属用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12.5.4隧道内严禁设置可燃气体管道;电缆线槽应与其他管道分开敷设。当设置10kV及以上的高压电缆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分隔体与其他区域分隔。
12.1.9隧道内的变电站、管廊、专用疏散通道、通风机房及其他辅助用房等,应采取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等分隔措施与车行隧道分隔。
消防工程师考试网参考答案:C